一、2023年投资回顾:重点是优化方法和加大研究覆盖
2023年最重要的是对投资方法进行优化并确实起到了效果:
1. 把宏观因素纳入定价框架中,用一套适用于不同市场、行业、公司的定价方法
好处:
1)是能够对不同股票市场能够进行模糊的定量,在不同宏观前景下市场整体的合理定价大致是多少。从更加底层的价值投资的方式计算潜在回报的IRR水平,避免了因为看上去香港市场便宜而冲进去导致损失,也避免了看上去美股表观估值高而错过机会。
2)从业绩增长、估值变化、分红回购回报来综合看待比较投资收益,而不仅仅是当期业绩和估值。通过考虑生意模式、生命周期、竞争力等因素,给与不同的估值折价/溢价,反应不同类型和质量的公司预测的确定度是不同的,即使近期业绩增长类似,不同的公司也会根据上述因素不同给出不同的目标估值。改进过的定价方法,可以抓住MSFT、MA这类看上去增速不快但实际投资收益很好的投资机会。
2. 在下注方面加入“顺势而为”的考虑
在选出标的后考虑投资多少时,加入“顺势而为”的考虑,对于投资逻辑已经得到验证、基本面可能超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趋势趋向正面等的公司投资比例相对更高,而对投资收益也不错,但基本面近期有负面因素或者投资逻辑没被认可的公司相对少投资。并保持对上述因素积极跟踪及时调整。
3. 概率角度来思考未来的机会分布
从底层上接受并认为未来更有可能是个概率分布面而非一个确定的点概率。这样考虑后更多的帮助是心态会更加开放,避免屁股决定脑袋,一开始就接受未来没有定论而是一个概率分布,概率可能随着时间动态调整,通过跟踪不断去调整未来结果的概率分布。
操作上,发现一个机会后,会定量乐观情况下是什么机会,悲观情况下是什么机会,当前的大概率是什么机会,根据跟踪情况动态调整,如果未来的中性情景开始偏向悲观情况了,即使不能做到马上清掉头寸,也可以在仓位上先进行微调(逐渐挪动屁股)。
从人性角度,开始做出很正面的判断,然后短时间判断发生180度转向比较难,但现在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进行调整。这也是今年初非常看好中国复苏,而2月开始逐步减持“中国复苏”且后续几乎清掉头寸的原因。回过头再去看,要在年初判断了看好中国复苏,2月份立马做出不看好的判断,还是非常困难,但是现在可以通过跟踪不断调整概率的方式逐步调整仓位。
4. 完善跟踪体系
完善对所覆盖的行业和公司的跟踪体系,相关行业数据、公司数据、同行数据都跟踪起来,每周复盘。此外,核心卖方预期、市场走势也纳入跟踪体系,有明显分歧的地方找原因。
通过跟踪发现问题,随时修正投资判断。
其次,是团队研究覆盖显著增加
今年新增覆盖更多行业公司,使得投资上可以在投资逻辑、行业、市场角度进行一定的分散,避免判断错误对整个组合收益带来过大的波动。
目前核心覆盖公司大概有50家,包括云计算、半导体、互联网、支付、智能汽车、零售、奢侈品、海外餐饮、新式饮料、体育用品等主要的科技&消费领域。还有更多覆盖了但深度和跟踪紧密度相对低一些的公司,加起来有200多家公司。
二、2024年投资展望
1. 宏观上国内相对谨慎海外相对乐观,但会保持开放心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看法。
国内方面,暂时看不到一个主体可以迅速加杠杆扭转局面,增速放缓下,很多行业竞争加剧,而供给调整需要时间,利润端表现还会比收入更差。此外产业和监管政策变化,也可能会改变市场化定价的逻辑,导致缺乏长期的能见度从而对资产定价带来困难,因此整体上我们比较谨慎。但微观层面我们非常乐观和积极,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企业总体上拒绝躺平,在经受住国内激烈竞争考验的公司和产业,在海外有很强比较优势,但凡在国内市场能立住,在海外没有被其他市场拒之门外,都有机会。
我们对海外整体上相对更乐观。目前4%左右的长期利率相对中长期名义经济增速(特别通胀快速回落后)还是偏高,通胀一旦回落美联储没有太多包袱非要守住高利率,只要就业或者经济出现超预期的变差,美联储可以快速行动启动降息,甚至降息走在基本面前面也不是没有可能。
2. 市场估值比较合理,“贵“有贵的道理,“便宜”的也没毛病。
当前中(A股、H股、中概)美市场估值基本反映了当前无风险收益率、对风险的看法、中长期经济预期,定价比较合理(除非需要对宏观的判断出现明显调整),对应中长期合理估值美国在20x出头,A股15x左右,港股和中概在10x左右。
如果出现乐观的情况(比如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比预期低),美股的合理估值不排除提升到接近30x,悲观的情况(反过来),可能跌到18x。但总的来说无论在那种情形下,我们重点cover的公司都有望提供正收益。
宏观判断很容易错,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判断都是对的,一旦有变,我们会快速调整。
3. 机会在哪儿
AI是中长期alpha的重要来源
人的价值越来越高,因此能够协助人增效甚至替代人的工具/服务价值也会越来越高,AI在这方面的潜力巨大(暂时看不到天花板)且刚刚开始,也许短期预期有点高,但对长期的预期更大概率是低估了而不是高估。对于竞争格局很好,以及非常清楚赢家是谁的领域,我们觉得短期超预期或者低预期都不是很重要,因为定价角度企业价值的大头都在中长期,最近3-5年的盈利/现金流影响不是很大,更为重要的是对长期的预见性。我们觉得AI在企业服务的应用比较清楚,相对看好,而2C的服务还搞不清楚是“谁”走出来,还要观察。而AI硬件,长期看训练只是需求的一小部分,更大的是推理,而推理的格局则没有那么清晰,因此短期AI推进的快慢对硬件的长期判断会有更大扰动。最后,Edge AI也是我们很感兴趣的领域,以后大模型主要是跑在云端还是跑在边缘侧,或者兼而有之,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如果Edge AI能有一席之地,对于终端硬件可能带来很积极的影响。
围绕生活方式的改变寻找消费机会
人们追求更健康、更关注自我需求和体验(而不是取悦他人),这个趋势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但远未结束,特别经历了疫情,大家对健康、生命、亲情友情更加珍视,这个趋势更加明显。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给餐厅、饮料、服饰、旅游等各个领域都带来结构性的机会,比如在吃方面需要吃的更健康且好吃,比如饮料方面,过去美国人每天喝1瓶包装饮料,其中碳酸饮料4天喝1瓶,而代表了更强功能和更健康的能量饮料1个月都喝不到1瓶(无糖能量饮料就更少了),随着能量饮料口味更清新、无糖化,且相比现磨咖啡更有性价比,饮用比例有望持续提高。再比如穿的角度,工作场所对穿着规则在不断放松,而运动需求越来越高,过去人们需要在工作穿什么和运动穿什么之间不断做切换,但当这种切换的时间、精神、金钱成本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把两者统一,而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品牌就会受益……
通胀后效应下的投资机会
尽管美国通胀回落,但依然有后续影响,包括人的价值大幅提高(人均GDP已经提升到8万美金),房租价格大幅提高且易涨难跌等,至少带来以下变化和机会:
1)以房租和人工为重要成本的领域,可能不利于新进入者而有利于存量玩家,进而影响竞争格局,包括餐饮、旅游酒店等
2)能够协助人/替代人的服务,价值提高,包括AI、软件等科技
3)能够提供更便宜产品/服务的领域,比如出海电商
利率回落后的机会重新审视
最后,如果进入降息周期,过去因为利率不断上行,导致无法判断利率可能引发什么风险的领域,有的竞争格局很好,且长期空间也不错的公司,在解决了短期利率风险之后可能也有机会。
祝2024年投资顺利。
Comments